孝义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孝武对白嘉轩很孝顺,为什么当不好白鹿原 [复制链接]

1#

观《白鹿原》所思所感,第十九篇

:含义深刻的乳名

白嘉轩给三个儿子,分别取了三个很有意思的乳名:马驹,骡驹,牛犊。相比于白孝文,白孝武,白孝义,乳(小)名更形象,更能反映三个孩子的性格特点。

白孝文像一匹马,头脑灵活行动敏捷,骨子里带着没有被驯服的野性;白孝武像一匹骡子,思维简单性格倔强,对主人的命令会习惯性盲从;白孝义出场不多,我们难以窥其全貌,但就借种生子一事来看,的确是老实忠厚过了头,颇似一头牛。

三个孩子当中,最接白鹿原地气的,就属白孝武了。演员王骁用一双空洞的眼睛,演出了白孝武的神韵。我第一眼看到这个人,心中就油然生出这样的念头:没错,这就是白孝武。

白孝武的眼神中之所以总是那样空洞,是因为他和大多数白鹿原民一样,他所关心和感兴趣的事物,不在白鹿原这个故事当中,而在田间地头的庄稼身上,在牲口圈里的骡马身上。

对仁义道德,对当族长,白孝武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他可能因为父亲(主人)的命令或祖上赋予的某种使命,而应付差事,但绝不可能对白鹿原上的种种是非,真正付诸自己的心力。

他的全部身心,都在他脚下那块土地之上,他在田野里挥汗如雨的时候,在他的庄稼的丰收的时候,他的眼睛里才会闪烁光芒。

白孝武更像是长工鹿三家的孩子,比黑娃和兔娃更像鹿三。无论是书中还是剧中,我们都能看到鹿三对白孝武的特别垂青,仿佛孝武才是他鹿三的干孩子,而不是白灵。

所以白嘉轩在白孝文出局之后,非要让白孝武来当白鹿原的族长,的确是强人所难了。

:守家之子

在农村,像白孝武这样的孩子,被称为守家之子。

顾名思义,守家之子,就是一直能守在老人身边,为老人鞍前马后尽孝的孩子。但这样的孩子,在老人的心目当中,并不是最钟爱的孩子,老人们总是寄希望于那些不能守孝,不太安分的孩子通过考学或者闯荡,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所以诸位看官切莫被白嘉轩的表面欺骗,他一辈子最看重的儿子,一直是白孝文,他对白孝文那种表面上的看不惯,其实都是恨铁不成钢,后来白孝文当了县长,白族长心里也是窃喜的,觉得白孝文给自家占了光。

电视剧中让白嘉轩大义灭亲,既与原著中所叙情节相左,也根本不符合世道人情。

如果白孝文正常发展,当了族长的话,会经常绕过白嘉轩,自己拿主意,不惜常常与白嘉轩红脸,看起来会挑战父亲的权威,却会在挑战过程中获得成长,直到成长为合格的族长,让白嘉轩彻底赋闲。

白孝文是一个优秀的族长人选,但白鹿原上发生的一切,超出了白嘉轩的预计,白孝文走上歧路,失去了当族长的资格,而将准族长的帽子扔到了白孝武脑袋上。

白孝武能不能当族长呢?当然能,但孝武的兴趣和志向本不在此,他屈从父亲的淫威,即使当了这个族长,也是凡事不拿主意,一切以退居幕后的白嘉轩之命是从,直到白嘉轩从白家第四代中调教出下一任族长人选,隔代内定,未来顺利交接。

:白嘉轩的暴怒

知子莫若父,白嘉轩当然是了解白孝武的,也知道让白孝武当准族长是赶鸭子上架,但在一些关键的节点上,还是忍不住出言痛骂,怒儿子之不争。

比如在黑娃认亲一事上,黑娃请孝武转达自己想回归祠堂的意愿,黑娃却担心父亲不能原谅黑娃打断脊梁骨的旧怨,而表现的狐疑不定。

白嘉轩得知后,一口脏话脱口而出,痛骂儿子蠢,不识大体。

其实这件事是非常值得玩味的。黑娃认祖归宗,的确是个难题,因为黑娃不仅有和白嘉轩的旧怨,还有严重违反白鹿原乡约的前科,有当土匪烧杀抢掠滋水人的大罪,无论与公与私,接受这样的人回归祠堂都不是小事,白孝武不敢自己拿主意实属正常。

白孝武的表现是正常的,白嘉轩的表现是反常的。如果说蠢的话,真正蠢的不是白孝武,而是明知道儿子本来如此,却还要求全责备的白嘉轩。

白孝武的缺点是对大事没有主意,优点是听父亲的话,如果小白自己没有主意,还不听父亲的话,那才是白嘉轩的灾难-----比如在是否给田小娥修庙一事上,白孝武的颟顸。

白孝武能在拿不定主意的情况下,事事请教父亲,白嘉轩应该感到庆幸,而不是暴怒。

这暴怒背后,其实另有一个说不出口的理由:如果老子死在你前面,你怎么办?

幸好白家最有力的竞争对手鹿子霖先于白嘉轩神志不清了,而鹿家的儿子一个失踪一个牺牲,要不然白嘉轩先倒下,看到勉为其难的白孝武被鹿子霖玩弄,还真是难以瞑目。

:致命缺陷

白孝武比父亲白嘉轩更像一个白鹿原民,他身上有白鹿原民忠厚,朴实,节俭等等传统美德。但与此同时,白孝武又有着许多白鹿原民身上致命的缺陷。

和白嘉轩同时代的阿瑟.史密斯,在中国农村住了二十五年,和国人打了二十五年交道,在他的著作《中国人的性情》中,曾这样评价:

他们有着与骡子一样固执的性格,还有独特的屈从能力......他们并不缺智慧,不缺忍耐、务实和乐天的性格,他们真正缺少的是人格!

我不知道陈忠实先生在给白孝武起“骡驹”那个小名的时候,是否看到过史密斯这段话。我也不想评价这段话的对与错,只是想说,史密斯这些话,的确是对白孝武最精准的评价,也是对书中无数白鹿原民的精准评价。

这就是为什么白孝武身上看起来没有明显缺点,但并不招人喜欢的地方,比起他的父亲白嘉轩,比起他的哥哥白孝文,他的妹妹白灵,他这辈子过的那叫一个懵懂。他只会埋头种地,抬头作务牲口,而对所有需要思考和做决定的事物,一概盲从于别人。

他就是父亲白嘉轩的一个影子,一个吊线的风筝,一个可怜的傀儡,他的生命都是在重复别人,中规中矩堪称白鹿原一代好人,却唯独没有活出他自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