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庐陵丧葬礼的唱哭仪式
TUhjnbcbe - 2023/9/19 20:41:00

哭丧由来已久,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礼记·檀弓下》中“穆伯之丧,敬姜昼哭;文伯之丧,昼夜哭”便有记载。挽歌入礼在南北朝时十分流行,其滥觞可追溯到汉晋时代。从汉武帝开始,唱挽歌送丧的风俗就已出现,《蒿里》《薤露》是迄今为止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挽歌《仪礼》中记载丧礼仪式包括“初终、小殓、大殓、成服朝夕哭、迁柩、祖奠、发引、窆、反哭、虞祭、卒哭、袱、小祥、大祥、禪”。孝子自父母瞑目至出殡,哭不绝声,其中涉及到哭的仪式有三次从殡后思及父母朝夕各一次哭奠,到葬后三日“反哭”,至“三虞”卒哭,停止哭祭礼,可知哭丧礼自先秦以来在丧葬仪式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庐陵的丧葬礼仪也历来讲究哭丧,一般而言家中的男眷多是哭泣流泪,而女眷则是在各种祭厍仪式上痛哭流涕、哀嚎悲唱。哭得越痛苦哀婉唱得越悲凉,表明孝心越大,所以也被称为“唱哭”。唱词一般是生者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回忆其坎坷艰难的一生,痛惜作为子女没能尽全孝义同时也安慰亡灵让其安心地离开人世间。若是哪家在治丧的三天里没有响彻天地的唱哭声相伴其子女便会被乡亲们视作不孝的子孙后代传统的丧葬仪式上,女儿不用行跪拜之礼主要承担灵前唱哭的任务。因女儿哭丧时通常是想到什么哭什么,记起什么唱什么,没有限制和套路,即兴成分高,被称为“散哭”。其内容主要包括:追忆逝者生平,回想其持家和抚养后代的艰辛:缅怀寄托和寻求庇佑,祈求早日升天。

在孝子家祭时,女儿会哭诉亡人在世为人的心酸突然离世的悲痛,怜惜逝者的苦难,自责自己的不孝,诉说无尽的思念,通过哭声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绪。每哭一会儿就要念上“爹/娘,你一路走好,你要保佑家人”。在客祭时,则会唱出爹/娘,谁来看你了。你要保佑他事事顺心,长命百岁”等话语。唱哭的忌讳是哭的再悲痛也不能让眼泪流到逝者身上,这样不仅逝者得不到安息,还会给生者带来灾难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经济体制的巨大变化传统的丧葬礼俗在一定时空内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礼生曾老先生介绍:“在年后,丧礼的唱哭角色逐渐由专业乐队担任,而且增加了各个角色的唱词”。丧礼的唱哭十分费神费力,丧家女儿往往会因情绪激动而泣不成声,也会因痛苦过度而精神乏力,甚至晕厥。

而流行起来的代哭风尚,不仅能体现丧家子女的孝顺程度,其间夹入的断断续续的哭声、抽泣声更显整场葬礼的悲痛气氛。代哭人唱哭是不会流泪的,但其哀唱声却使闻者落泪《哭灵》《杏花女》《哭祭父母》《痛哭灵堂》是最常用的哀乐。伴奏乐器有唢呐、胡,打击乐有堂鼓、大锣、小锣和钹。唱腔沉痛、凄凉。唱词句式以五、七字句居多,音节多为二三或二二三平稳,接近自然语调词会根据具体情况改编,并用方言演唱,内容叙事性强,因人因事而异。多以比兴开始,如:“义山风云起苍*,禾水涛涛流大江”;“雨过天晴雾气茫茫,白鹤惊叫实在心惶”;“乌云沉沉盖山河凤吹落叶满山坡”等均是丧礼唱词中典型的开头句。相较于女儿的唱哭,乐队的代唱虽然在唱哭者的身份和内容上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丧礼中要求恪守的道德准则“孝道”却始终被继承着。

庐陵的丧葬仪式为期三天,大场面的唱哭礼会出现三次。第一次是去世次日下午的祭奠仪式上,后两次分别是第三天早上的出殡仪式和行至路途的路祭仪式。笔者从参加的两次葬礼中发现,越是人多的场合,越需要“唱哭”的呈现,以期在宗族和亲朋好友之间留下“知恩重孝”的名声。

唱哭礼既是中国几千年传统社会形成的重家族、重血缘的宗法制要求,也是人们在生养死葬过程中对家族子孙孝行的重要伦理价值评判。

(一)奠礼唱哭

家中老人去世后的奠礼程序繁琐复杂。丧家会在次日下午开祭,邀请两位能说会写懂得丧葬礼仪的专业礼生来主持奠礼。前来参加祭奠仪式的亲人朋友们带上花圈、香烛纸钱等陆续到来,礼生按宾客身份、挽联内容将花圈在祠堂内依次摆好。大约下午两点,祭奠仪式正式开始家属听从礼生唱礼,由孝子披麻执杖先行家祭礼,其余亲属按亲疏、辈分和年龄依次听从礼生唱礼到灵前跪拜上香。在这过程当中,每次祭拜都伴随着哀婉悲怆地唱哭。唱词基本都是赞美逝者劳苦功高,长寿多福,子孙满堂,同时作为晚辈因他的离去感到痛苦惋惜,心情悲痛,回忆起相处的一生,最后落脚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奠礼上的唱词会因逝者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发生较大变化。一般70岁以上的老人去世,奠礼上多为回忆、夸赞和留恋。但若年纪尚轻就与世长辞,唱词通常是痛恨、埋怨和控诉上天的不公平,怜惜逝者早亡。

(二)出殡唱哭

第三天是出殡的日子。因庐陵属丘陵地带,一般将逝者葬在山坡上,所以出殡也称“上山”。清晨,家属到祠堂跟逝者进行最后一次告别。在逝者嘴里放进事先准备好的饭团,牵上配偶或女儿的长发,这种“饭含”的仪式是为让逝者在*泉路上不作饿死*,用头发丝将饭团卡在齿缝里其他*怪无法抢走。最后盖棺定钉,起杠上山由长孙端着牌位走在队伍前端,次孙或者嫡侄手持引*幡紧随其后。*幡用长白布制成,系于竹竿之上。

*幡正中书写“仙逝显考老大人/显妣老孺人”,两侧是“登山路埋平,金童前引路泰山不留停,白鹤后随跟”。正下方一“引”字到尾。最顶端绑着一沓纸钱,持幡人边走边撒,每走一段路就撒一些纸钱,意思是用纸钱收买各路神仙,买路送灵,让其顺利放行。在这过程中,因为队伍一直在前进,乐队无法进行唱哭,会改用敲锣鼓、吹唢呐的方式来为逝者送行。一直行至半途,在礼生的主持下,会进行出殡唱哭。因出殡仪式极其隆重,乡里邻亲都会送灵。此时的“唱哭”尤显悲痛。

出殡唱哭主要是家族子孙希望逝者从阳世走向阴间的路中过关斩将,无灾无妄,早升天堂。

它进一步模糊了生死界限,将逝者从之前生活的世俗世界过渡到与之不同的阴间世界。在这过程中,用买路送灵,童子引*的方式让逝者顺利过关走场,进入阴间。

(三)路祭唱哭

自唐以来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旁设供品祭拜称为路祭,在当地,路祭和其他地方丧俗路祭有所不同,其路祭表达的是儿女亲家的慰问悼念。据说以前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逝者亲家赶回来参加祭奠仪式已经来不及,所以在出殡的半途中临时摆上一个方桌行祭礼,在礼生的主持下,由逝者的亲家向亡者行跪拜之礼,表达亲家的慰问。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路祭礼的亲家是有姻亲关系的亲属,通常是孝媳或孝婿的本家,亲家向逝者行跪拜礼不仅体现双方家庭关系和睦,也是同辈人对逝者的尊重。孝子在路边向众人叩头致谢意味着路祭礼的结束除同宗族亲戚外,乐队和其余亲朋好友即可返回。

主家亲属继续“上山”送逝者最后一程并进行下葬。

1
查看完整版本: 庐陵丧葬礼的唱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