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23集,谭氏来信叙家音
TUhjnbcbe - 2023/12/23 21:05:00
呼和浩特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809/4445042.html

各位善知识,大家好!我是神话居士,我们继续介绍《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中的故事,上集讲到虚云师父运送《龙藏》回鸡足山,一头大*牛求救,屠夫杨胜昌忏悔的故事。时间来到宣统二年,也就是庚戌年,虚云师父71岁了。

云贵总督李经羲派人上山来慰问老和尚,并且赠送了礼物,还让他的家眷来寺里接受皈依,虚云师父回信致谢,又请戒尘法师出关,一起在鸡足山弘法。

这年夏天,从鼓山转来一封湖南老家的信,这封信是谭氏寄来的,回首往事,虚云老和尚已经出家50年了。在他27岁的时候,曾经有家乡的人路过鼓山,告诉虚云师父:说他的父亲萧玉堂去世后,继母王氏也领着二个媳妇田氏和谭氏,出家做了尼姑。

因为虚云的生母颜氏,在虚云一出生后就去世了,所以一直由继母王氏抚养长大。并且给他娶了二房妻子,却同居一室而不染,萧家并无后代。

田氏和谭氏出家以后,田氏患咳血病,在出家四年后,先去世了,继母王氏也在去年的腊月初八西归了。这封信是谭氏写来的,她在老家湖南湘乡的观音山做尼姑,法名叫清节。

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富民虚公大和尚尊鉴:拜违尊颜,时深系念,奈云山阻隔,音问难通,疏慢之愆,职是之故。遥维德公大和尚,动定绥和,法体康健,曷胜远祝。(富民是虚云的俗家名字萧富民)。

大致意思就是:我参拜在久违的您面前,时常深刻挂念,怎奈云山阻隔,音讯难通,多有疏忽慢待,这些都是我的过错啊!听闻遥远之外的虚公大和尚,您动静一如,法体康健,一切都吉祥如意,我很欣慰。

从这几句话来看,谭氏作为一名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身上有一种中国传统妇女的美德,古代妇女讲究三从四德,在家从父,既嫁从夫,言语贤惠,品貌淑德。她和虚云师父之间虽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仍然谨守自己的本分。

下面我们就直接译成现代文体,以方便理解:回忆夫君当年,远遁他乡,出家为僧,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令我寤寐之间,时刻难以忘怀。不知道这些年,您都在哪里修行过?出家的寺院又在何处?而我未能照顾在您左右,深感愧疚!

今年春天正月,我偶然听人说,您去了鼓山涌泉寺,安僧传道,优游自得。我得到这个消息后,不禁悲喜交加。但是我又担心消息不准确,心中十分悬挂。

回想往事,您却对上离开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对下抛弃了我等结发之情。我经常一个人在深夜思考,您为何要如此铁石心肠?其心安忍?况且您也没有其他兄弟姐妹,父母又年迈。我和田氏鹅英小姐的命运真是多舛!未能给萧家生下一男半女,传宗接代,家中再也没有可倚靠之人。

每当我想起这些往事,不免涔涔泪下。儒家讲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乃为人之根本。当初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成仙后,尚且要回来度化他的妻子和叔叔韩愈。我佛也说怨亲平等,佛祖当年曾经还度化他的妻子耶输陀罗。而我和田小姐二人,与夫君早已经拜堂成亲,难道我们之间没有缘分吗?您即使不念夫妻之情,也应该考虑我们孝敬双亲的苦劳吧!

现在我将家中的事情,大概讲述一下,自从您离开之后,老父亲就派人四处打听消息,可是一直没有音信。于是他就一口气憋闷在心里,忧郁成疾,只得从泉州告老还乡,回湖南老家养病,过了一年多后,在同治三年的腊月初四离开了人世。丧事办妥以后,姨母领着我和田小姐,一同入了佛门。姨母法名妙净,田氏鹅英法名真洁,我名清节。

家里的所有产业,都交给了叔叔和婶婶料理,大多用于善举,救苦济贫。鹅英小姐患有咳血病,出家四年后,撒手西归了。己亥年,伯父在温州也病故了,我大哥现在西宁府任职,堂弟荣国带着鹅英的三弟去了日本留学,堂弟华国继续为朝廷做事。只有堂弟富国,自从和夫君走后,再也没了音信。

古人说:大善无后。夫君是僧伽再来之人,可是,您却顿然绝了萧家二祠香火。您虽然是一位大菩萨,要度尽天下众生,但是,却难免使那些愚迷之人,诽谤您没有孝道啊!而我和田小姐没有给萧家续接香火,已经算有愧于孝道了。

我常常敬慕夫君的灵根深厚,志气坚昂,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但是,您又何必一定要远离家乡,抛下父母和妻子,出去修道呢?

今天,我之所以悲痛地写这封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去年腊月初八日辰时,我们的庶母王氏也告辞西归了。她在弥留之际,跏趺坐说了一首偈语,然后安详圆寂了,异香数日,端坐巍巍,俨然如生。

嗟乎!世虽梦幻,木人也感涕矣。(意思是:哎,人世间虽然是梦幻一场,就算是木头人也会感动的流泪啊!)

今天我寄过去寥寥数语,让您知道家中的一些事情,信到之日。请束装就道,万勿延迟,并且将富国一同带回家。也不枉清节之翘首冀盼。竭尽愚忱,是我之大幸也!

希望您就像迦叶尊者一样,大放紫金光,和清节同作修道法侣,我满腔蓄泪,就在这唯一的希望里。惭愧的话千言万语说不尽,意义尽在不言中。这些不是我一朝一夕的念头,也许我的期盼最终还是没有结果。但是我还要再次恭敬顶礼您,敬叩慈安!伏乞丙鉴不宣。

落款是:观音山尼,弟子清节,顶礼百拜,哽咽泣书,时,宣统二年庚戌,二月十九日。

这封信的后面还有几首诗,如下:君亦鸿雁别故乡,冲霄独自向南翔,可怜同巢哀哀侣,万里秋风续恨长!

望断天边月,泪泉泻满睛,我栖湘江上,竹痕已成斑。君必成大道,慧业日当新,昔时火宅侣,原是法城亲。

我们看了这封情深意长,却又矛盾无奈的信件后,可以体会到虚云老和尚他的出家修道,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景德传灯录》里面写道:“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人世间最难舍的不是高官厚禄,或者金银珠宝,而是一个感情的“情”字。包括父母之情,夫妻之情,儿女之情等等。

六世仓央嘉措有一首诗写道: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也曾经给妻子汤氏写过《七笔勾》,勾销了人间的情缘富贵等。包括弘一大师李叔同,倓虚法师等人,他们也都是毅然舍弃了红尘繁华。

其实各位佛门大德,他们并非无情之人,而是有大悲心,舍弃小我,融入虚空,苦修苦行,自度度人。另外他们也已经断除了我执,看透人间的一切,只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假相而已,如露亦如电,究竟了不可得,梦中叫醒痴迷人。见面已经都没有什么意义,徒增其烦恼执着。

虚云老和尚在回信《寄湖南劝清修净侣》中写道:烟霞何幸伴苍颜,屈指今经五十年,山海如常人物邈,沧桑无定古今迁。禅心已定空无物,悲愿常增佛有缘,祗此一生清白业,更无余事记心田。偷闲半世岁时迁,勤怠从来天地悬,三业不游安乐地,六根长远色空天。

分人分我总非道,计有计无不是禅,久矣浑忘尘世事,莫将余习到云边。学得无为远世缠,六根清净一还源。逍遥物外千声佛,坐破蒲团几炷烟。历劫尘劳风猎猎,本来面目月圆圆,身安意肯烟霞里,不作神仙胜是仙。

虚云师父后来曾经开示学人: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由于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之苦。所以说:“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作基”。

这里说一下谭氏,也就是比丘尼清节,她最后修行得也很好,预知时至,念佛西去。而虚云师父的庶母王氏,也如信中所记载,安详圆寂,端坐巍巍。西归前留下的诗偈是这样的:每因恩爱恋红尘,贪迷忘失本来人。八十余年皆幻梦,万事成空无一人。今朝解脱生前累,换取莲邦净妙身。有缘念佛归西去,莫于苦海甘沉沦。

虚云老和尚看到庶母的这首诗,不禁悲喜交集。悲者抚育之恩未报,喜者,庶母出家四十多年,临命终时心不颠倒,留偈语而往生,令他赞叹。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下面是信件原文:民国十一年岁次壬戌夏

清节尼来书。拜违尊颜。时深系念。奈云山阻隔。音问难通。疏慢之愆。职是之故。遥维德公大和尚。动定绥和。法体康健。曷胜远祝。

忆君遁别家山。已五十余年。寤寐之间。刻难忘怀。未审道履何处。仙乡何所。未获卫侍左右。实深歉仄。今春正月。侧闻高隐闽海。优游自得。闻之不禁悲喜交集。然究未知的实下落。真令悬恋难测。

因念上离父母养育之恩。下弃吾等结发之情。清夜思惟。其心安忍。况今兄薄弟寒。父母年迈。吾等命乖。未能兴宗继嗣。家中无倚靠之人。宗嗣无接续之丁。每忆念及。未尝不涔涔泪下也。儒以五常为道。昔湘仙尚度文公及妻。且我佛以亲怨平等。调达耶输。尽先度之。想吾等与君岂非缘乎。既不动乡关之念。还须思劬劳之恩。吾等无奈之何。

今将家事。略述大概。自驾别后。慈父令人四探无著。恸念于怀。常感有病。告老回家。养病一年余。至甲子年十二月初四日巳时逝世。丧事办妥后。姨母领我并田氏小姐。同入佛门。姨母法名妙净。田氏鹅英法名真洁。我名清节。家事概交叔婶料理。多作善举公益。余不烦叙。鹅英吐红。披缁四腊。撒手西归。乙亥年。伯父在温州病故。我大哥现牧西宁府。荣国偕鹅英三弟赴东洋。华国继续君嗣。至富国从君去后。未见信音。

古谓大善无后。君虽僧伽再世。然顿绝二祠香烟。虽是菩萨度尽众生。未免使愚迷谤无孝义。吾本于孝义有亏。常慕君之灵根深厚。志昂誓坚。若莲花之不染污泥。又何必远离乡井。顿忘根本。吾之所以痛苦呈书者。特为此也。去冬己酉岁。十二月初八辰时。姨母王氏告辞西归。在弥留时。跏趺说偈。偈毕。敛视寂逝。异香数日。端坐巍巍。俨然如生。

嗟乎。世虽梦幻。木人也感涕矣。今寄数语。使知家中事务。信到之日。速请束装就道。万勿迟延。并将富国一同回家。不枉清节倾渴翘冀。竭尽愚忱。是吾所深幸也。况兹圣教凋凌。楚夏风俗。 君岂不知。伏祈我师如迦叶尊者。放紫金光。同作法侣。满腔蓄泪。尽形一望也。鄙语千言难尽。意义在不言中。匪朝匪夕。盼祷无涯矣。肃此敬叩慈安。伏乞丙鉴不宣。

君亦鸿雁别故乡,冲霄独自向南翔,可怜同巢哀哀侣,万里秋风续恨长。

望断天边月,泪泉泻满睛,我栖湘江上,竹痕已成斑。君必成大道,慧业日当新,昔时火宅侣,原是法城亲。观音山尼弟子清节顶礼百拜哽咽泣书。时(宣统二年)庚戌二月十九日。

1
查看完整版本: 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23集,谭氏来信叙家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