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燕冀之御璀璨灵石
TUhjnbcbe - 2024/3/28 17:16:00
白癜风能吃什么药 https://m.39.net/pf/a_4698984.html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市西南端,总面积平方公里,东与沁源县为邻,西与交口县交界,北与孝义市、介休市接壤,南同霍州市、汾西县毗连,素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经”之称。

建制久远县以石名

灵石上古时代属冀州。尧、舜、夏、商、西周属并州。春秋时期北属并州,南属冀州。战国初年设县,名平周,先属赵国,后属魏国。秦汉时,先属太原郡,后属河西郡;三国时属魏;晋时属西汉郡;隋初属平周县(今介休县)。

灵石县于隋开皇十年()置县,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隋开皇十年(),文帝北巡至此,获一陨石,以为祥瑞,遂割平昌西南地置灵石县,属西河郡。唐贞观十七年()改属河东道汾州。五代时期仍属汾州。北宋政和六年()改属霍州。元代先属中书省河东道平阳路霍州,其间设小灵石县属汾州,后属中书省河东道霍州。明万历二十三年()属山西中书省冀南道汾州府。万历四十三年属山西中书省平阳府。清乾隆三十七年()升霍州为直隶州,改属霍州。

民国初年,废府,改州为县,省下设道,由道辖县,属山西省河东道。民国27年(),因抗战需要,以汾河为界分设灵(石)东、灵(石)西县,灵(石)东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分区,灵(石)西县属晋绥边区。民国37年(),灵(石)东、灵(石)西县合并为灵石县,属太岳一专区,同年6月灵石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署。年灵石、介休、孝义三县合并为介休县,灵石县城改为灵石镇。年5月恢复原建制,一直归晋中管辖至今。

厚重历史人文荟萃

独特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积淀与多样的传统文化构成灵石县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上古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的传说和故事,为灵石留下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地名。春秋时期介子推割股奉君、淡泊名利演绎了“火烧绵山”“忠孝千秋”的感人故事,有为旌表介子推而命名的“旌介村”。“汉初三杰”之一的淮阴侯韩信被杀后其首级葬于灵石县高壁岭,该岭因此更名为韩信岭。旌介遗址出土大量的商代石器、玉器、陶器、骨器、青铜器等珍贵文物。全县还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及明清民居。

介子推群雕

韩信墓

旌介遗址

旅游产业异军突起

灵石县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林闻名,人文旅游资源以宅院最为突出。年8月18日,王家大院正式对外开放,标志着灵石县旅游业开始发展。年,全县旅游业形成以王家大院为龙头,多种类型、多种经营主体的发展格局,旅游人数.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1亿元。

县境东南的石膏山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东部的红崖峡谷,为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八大景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寿寺因十八罗汉头像失而复得蜚声中外。静升镇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名村夏门村保存有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的梁氏古堡。县境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旌介遗址、资寿寺、王家大院、后土庙、晋祠外,还有静升文庙、静升文笔塔、静升王氏孝义祠、集广何氏宗祠、石膏山天竺寺、董家岭村、冷泉村等比较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古村落。

铁陨灵石

存于县文化艺术中心广场的陨石,为隋开皇十年()文帝北巡太原时在灵石汾河河道所发现,重约6.8吨,含铁量96.17%,灵石县名因之而得。

静升古镇

静升镇为全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时期中国古代集镇之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旌介遗址、资寿寺、王家大院、后土庙。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并位居榜首。

静升文笔塔

静升文笔塔,塔高26米,底部周长12.3米,塔基为青石方形,砖砌结构,下粗上细,宛若毛笔竖立,直指蓝天。虽经数百年风剥雨蚀,至今依然完好。

夏门梁氏古堡

山西有一句著名的民谣叫“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说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这个“灵石口”就是现今晋中市灵石县的夏门村。夏门梁氏古堡位于灵石县夏门镇,始建于明朝万历中期,终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历时三百余年。夏门完整保存了原有的街巷、院落、堡墙、堡门等,现存有大夫第、御史府、知府院、深秀宅、后堡门外院落、道台院、百尺楼等大小院落60余座。夏门古堡也是灵石古八景之一——“夏门春晓”的所在地。

石膏山

石膏山位于灵石县东南部,海拔米—米,为太岳山主峰之一,被誉为“高原翡翠,避暑胜地,天然氧吧”。

红崖峡谷

红崖峡谷景区位于灵石县马和乡柏沟村东,是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八大景区之一,为同时拥有峡谷景观、高山草甸景观、原始次森林景观、多样化气象景观和丰富人文景观的原生态旅游胜地。

来源:方志山西

1
查看完整版本: 燕冀之御璀璨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