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碗食子
TUhjnbcbe - 2021/7/1 0:09:00

“碗食子(碗食食)”在孝义话中可以读wǒtu?(一声)z?,是一种用荞面做的面食,可凉拌,亦可烹炒。

孝义人也说“碗食儿”,意思同“碗食子”一样,读wǒtu?r(一声)。

○《说文解字》中,“食”的解释为“乘力切,一米也。从皀亼声。或说亼皀也。凡食之属皆从食”。

○《说文解字注》中,“食”的解释有“亼、集也。集众米而成食也”。

○《康熙字典》中,“食”的解释有“及神农时,人方食谷,加米于烧石之上而食之。及*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矣”。

○《汉语大字典》中,“食”的解释有“饭食”,读shí。

普通话的“an”与孝义话的“o”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1.半夜三更:bò夜三更2.满啦:mǒ啦3.盘子:bō子4.判官:pò官5.完啦:wō啦

即“碗”是可能读wǒ的。

普通话的“sh”与孝义话的“t”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大傻的的二百五:大těng的的二百五

2.闪闪闪闪:闪tu?(四声)闪闪

3.勺勺儿:tiāo勺儿

4.甚好:tǐng好

5.生育:tāi育

6.生育:tēi育

7.秫秫:tào秫

8.湿湿:ta?(一声)湿

9.不合适:不合tào

10.大会室:大会tāng

11.油食:油tiāo

12.舒适:舒ti?(四声)

13.会客室:会客tīng

14.开始:开tōu

15.食食儿:食tuār

普通话的“hi”与孝义话的“u?”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指上点儿红点点:du?(一声)上点儿红点点2.赤赤赤:赤du?(一声)赤3.肉实实的:肉cu?(一声)cu?的4.舒适:舒hu?(三声)5.事甚咧:zu?(一声)甚咧

即“食”是可能读tu?(一声)的。

我的分析是,写作“碗食子,碗食食,碗食儿”是对的,下列写法值得商榷。

1.《汾西方言研究》中有“碗饦子”,解释为“圆形凉粉,原料多为荞麦面”。

2.《霍州方言研究》中有“碗托子”,解释为“荞麦面制作、凉食”。

3.《保德方言研究》中有“碗托儿”,解释为“用荞麦面做成,在碗里成形”。

4.《代县方言研究》中有“碗坨儿”,解释为“用荞面做的一种吃食”。

5.《河曲方言词汇研究》中有“他家的碗饦坚铮坚铮,可好吃哩”,对“碗饦”的解释为“一种用荞麦做成的风味小吃,流行于晋西北河曲、偏关、保德和五寨等县”。

○《说文解字》中未收“饦”。

○《康熙字典》中,“饦”的解释有“馎饦,饼属。饼谓之饦。麦面堪作饼饦”。

○《汉语大字典》中,“饦”读tuō,解释有“饼。《方言》卷十三:‘饼谓之饦。’《齐民要术?大小麦》:‘(青稞麦)面堪作饭及饼饦。’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正月?元旦》:‘猪肉馒首,江米糕*黍饦。’”。

我的理解是,人们不知道“食”曾读“饦”音,于是新造了“饣表义+乇表音”的“饦”。

○《永济方言志》中有“坨坨”,解释为“发面饼”;还有“油坨子”,解释为“油饼”。

○《吉县方言志》中有“油饦”,解释为“油饼”。

○《夏县方言志》中有“油坨子”,解释为“油饼”。

我的理解是,上述“坨,饦”可能源自“食”。

我的理解是,“面条,油条”中的“条”可能也源自“食”,人们不知道“食”会音变为“条”,于是记为“条”。

○《说文解字》中,“饭”的解释为“符万切,食也。从食反声”。

我的理解是,“饭”可能也源自“食”,人们不知道“食”曾读“饭”音,于是新造了“饣表义+反表音”的“饭”。

旧文参考:

裹食(年9月6日)

食(年10月4日)

食不动(年11月5日)

食盒(年5月24日)

食粗(年2月1日)

消食(年2月13日)

食食(年3月6日)

斜食食(年3月7日)

遍地幸福

俺们说的是孝义话。

1
查看完整版本: 碗食子